快快评丨苏州鼓励集中夜市,要市容也要繁荣

导读现代快报报道,近日,苏州市城管局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商业载体开展特色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指导意见》,按照“规定时间、规定区域、限...

现代快报报道,近日,苏州市城管局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商业载体开展特色经营活动支持力度的指导意见》,按照“规定时间、规定区域、限定品类、规范管理”的原则,进一步加大对商业载体开展特色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。这一新规鼓励特色摆摊和集中夜市,值得肯定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9月份,南京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城管局、市文旅局、市公安局、市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鼓励支持南京市汽车后备箱文化市集健康有序发展若干措施(试行)》,推出八条政策措施,为方兴未艾的“后备箱夜市”助力。有媒体认为,缺乏“网红氛围”的南京,在后备箱市集的管理上,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。同样在9月,上海市通过新修订的《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,其中关于设摊不再“一禁了之”的内容最受关注,网友纷纷“给上海点赞”。上海媒体认为,不再“一刀切”,传递包容开放积极信号。

特色摊点、集中夜市,是城市中的特有景象。发展好特色摊点、集中夜市,关键在于以政策关切、为管理“松绑”。制定宽容、理性、接地气的规定,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,进行科学的、人性化的管理,这是特色摊点、集中夜市获得良好生存空间的前提。经验说明,只要春风吹拂不停,城市的某些特殊商业业态也能发展得很好,为城市的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
在疫情背景下,留住人间烟火,是一个现实命题。城市的繁荣、民生的幸福,是我们的共同期望。

一个城市的治理目标,对市容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让城市变得好看,变得宜居,变得可爱,必须推出各种管理要求,以推动市容品质的提升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但城市要市容,也要繁荣,两者并不矛盾。因为,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可以做到协调一致。以苏州为例,一方面,制定“负面清单”,上规矩、定边界;另一方面,柔性执法,唤起摊贩的自主整改意识。这样做的好处是“刚柔相济”,在尊重摊贩利益和意愿的前提下,进行“疏导式”监管,从而激发管理效益最大化。

解放 日报 报道过,在前述条例出台后,亦有管理者表示担忧,放开之后,是否会增加管理成本?

这样的思索并不多余。确实,管理成本不能忽视,但应该与管理效益一并考量。当有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,换来的是一个城市特色摊位的红火、夜市经济的生机勃勃,那么,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。何况,在善政的照拂、样板的激励下,“地摊文化”本身也会进行优胜劣汰式的自我升级、革新,从而为管理者减轻管理负担打下坚实基础。

也就是说,与其对特色摊点、集中夜市不放心,甚至视为洪水猛兽,不如放下包袱和偏见,通过扎扎实实的帮扶、指引,让特色摊点、集中夜市逐步走上正轨,令城市和市民受益。

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

(编辑 高霞)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