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体育文物动起来|陈老师捐赠自己珍藏60多年的《跳伞证》

导读许多市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跳伞塔,16年前曾经面临拆除搬迁的情况。渝中区陈联廷老人呼吁相关部门不拆不搬,妥善保护。陈老师近日向重庆体育博...

许多市民有着深厚感情的跳伞塔,16年前曾经面临拆除搬迁的情况。渝中区陈联廷老人呼吁相关部门不拆不搬,妥善保护。陈老师近日向重庆体育博物馆捐赠自己珍藏60多年的《跳伞证》和其他藏品,讲述一名普通市民对跳伞塔的深厚感情,和我们共同回忆这穿越80多年的体育地标。

“1956年2月3日,跳伞完成情况,侧倒;1956年跳伞完成情况,站立……”这是陈老师当时的训练记录。当时的《跳伞证》边角已经磨破,封面变得发黄,“跳伞证”三个大字烫金,显得十分醒目,印有“重庆市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”字样。陈老师一并捐赠的,还有当年和跳伞队员的合影照片,以及从2007年至今关于跳伞塔的报道剪报,还有自己精心收藏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基金奖券等等。

陈老师介绍,1956年,他还在第35中读初三,当时条件艰苦,学校教室里还没通电,但学校对跳伞很重视,选派3名同学进入跳伞队,每逢周末进行训练。开始是固定动作,后来是教练帮助拉绳,伞包张开后拉开挂钩,从20多米的伞塔上跳入沙坑,吃了满嘴的沙。最后是自己拉开挂钩跳下来。陈老师记得自己一共在跳伞塔完成了12次跳伞。

后来陈老师没有从事跳伞专业工作,但童年时期跳伞的经历帮助自己塑造了坚毅、勇敢的性格,热爱体育的爱好也相伴终身。他说,这是跳伞塔带给一位普通市民的财富。

资料显示,跳伞塔建成于1942年4月4日,由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的杨廷宝设计,是当时中国也是亚洲第一座跳伞塔。

1938年10月4日,政府设法重建空军,除了加强广阳坝机场,还陆续开工修建九龙坡机场、白市驿机场、梁平机场、大足机场等,跳伞被纳入了训练计划。1941年10月,跳伞塔开始修建,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圆锥形,高38米,实际跳距28米。塔身内有螺旋楼梯上下,装有专用机械夜航灯、避雷针等。三个跳伞钢支架可同时进行训练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跳伞塔修葺一新,1952年更名为重庆跳伞塔,跳伞作为一项国防体育运动得到迅速发展。1954年,大田湾体育场内建立了重庆市跳伞学校,市体委成立航空俱乐部,设有跳伞队。队员定期在跳伞塔进行初级跳伞训练,合格后,才到白市驿机场进行飞机跳伞。

2000年跳伞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06年,有部门提出跳伞塔塔臂、楼梯、开窗部位等存在老化、劣化现象,混凝土深度碳化,钢筋锈蚀严重,存在较大安全隐患,加上附近已经规划为地下轻轨出口,建议搬迁。市文管局、文物局最终定调,不拆不搬,原地保护。现在,跳伞塔已经恢复了往日风采,周边变成广场,正在筹建的重庆体育博物馆就在跳伞塔旁边,共同见证重庆体育文史传承。

文/刘邦云 吴海东

编辑:石勇

责编:徐静

审核:罗军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