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理力争或会碰壁,但正直人格值得涵养

导读近日,演员邵逸凡发微博称,“最近和心理咨询师提出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,我会忍不住和一些人发生言语上的冲突,明知争论无意义,但上头起来...

近日,演员邵逸凡发微博称,“最近和心理咨询师提出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,我会忍不住和一些人发生言语上的冲突,明知争论无意义,但上头起来控制不了。有时太激动了会吓到身边的人,毁坏了至少表面上和谐友好的关系。”

这种事,我也干过,因而她的话立马引起了我的共鸣。

在咨询师的提示下,她回忆了一些童年旧事。譬如,有一次市里统考,看图作文,第一图,下雨了。第二张图,一个旗杆两个小朋友。她理解成风雨无阻也要把旗升起来。因为所有人都写的降旗,只有她一个人写升旗,老师说她跑题,给她打了0分,批评了她半年多。

咨询师的意见是,她争论的事情很重要,但在争论过程中,有东西在推着你向前走。老师属于权威,在很多孩子心目中是不可抵抗的权力,她勇敢地做了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。

1980年代,我在南京乡下上初二时,来了几个城里的老师。我们的语文老师口头禅就是“你们乡下学生就是不行,当年我教的城里学生很厉害”。我发誓要好好争口气。有一次,我发现,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老师有一题错判了。我鼓足勇气找到老师改分,但他连卷子都没看,直接就说没错判。我很生气地当着同学面坚持说是老师搞错了。老师下不来台,只得认真看了,然后一言不发,把分数改正,还在分数上盖了一个姓名章。

成年后,我经常为了“公正”二字和领导据理力争,甚至拍过桌子。很多朋友都劝我为人要“圆滑”,不要太轴、太刚直,否则“不好进步”。老实说我也为此困惑过,但看到了邵逸凡的微博文字,我又有所悟,一个人的刚直并不可弃。

有意思的是,我和邵逸凡都思考过敢于挑战权威的原因。邵逸凡意识到,正是父母对她的开放式教育,以及对她的包容,才使她并不惧怕父母这个最大的权威。他们的尊重使她需要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感受。她由此感慨:“当我在除了他们以外的地方,受到了权威的打压,我才会把情绪堆积到了现在。所以造成我发生冲突的成因并不是缺点,反而是我需要感激的闪光点。”

而我细想起来,我自小从我的父母那里得到的教育,便是做一个有能力在社会站直腰的人。我的性格更接近天性善良、脾气刚烈的母亲,我常常目睹她在村里的“大争小争”。

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很好的问题,父母在孩子独立性上应该如何培养,是注重独立多一点可能会面临艰难与恶意;还是服从性高一点,把别人的感受与看法放在第一位?

父母对孩子,负有监护之责、教育之责。父母以孩子“第一任老师”的形象,向孩子言传身教、立规立则,例如教孩子遵守规则、合理避险。这份责任,父母当仁不让。

但建立这样的权威,不是让孩子绝对服从、盲目服从,而是要和孩子讲道理。最好的家庭教育,一定是和孩子讲道理、尊重人格。动辄“我是父母,你就要听我的”,并不可取。假如孩子在公共场合犯了错不肯改正,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措施甚至惩罚,可以有。但事情过去之后,还是要和孩子耐心讲清楚其间的道理,以理服人。否则,一时的强制也许有用,但很容易刺激孩子的逆反心理,遭到孩子或明或暗的“反制”。结果不仅令权威性滑落,也产生更大的问题。

自始至终,为人父母者都要有志于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正直的人,一个敢于对破坏规则或不公正行为说“不”的人。唯有这样坚持不懈地塑造孩子的品格,孩子在遭遇破坏规则的现象时才会懂得捍卫规则,在被别人侵犯权利时,也才会站出来。

在成长的过程中,“据理力争”实在是一份必不可少的自我修养和坚持。很多人都说过“不争”,但小事可以不争,大事岂能不争?小利可以让,原则岂能让?争的目的不是逞口舌之快,而是守住权利的边界。

捍卫权利边界是有意义的。权利的边界不可随意弃守,让人如入无人之境。否则,总是退、总是忍,退忍到何时?在现实中,一个人啥事都忍的结果,只能把委屈埋在心里,由处处块垒积聚成大山,终有一日,在“忍无可忍”之时爆发,做出不可收拾之事,何苦来哉?

应该承认,做人独立多一点、刚直多一点,或比唯唯诺诺、处处看他人眼色的人遇见更多的坎坷。但是,人生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得到多大的“进步”,而要努力活得畅快、自在,活出意义、活出光来。

越是容易碰壁,越是应该保持“需要感激的闪光点”。确实,遇到不平之事大声反对甚至冲上前,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,但我们的人格也借此得到伸张。唯有如此,我们才能保持一份生而为人的安然与张力。而显然,正直的人多了,社会也会变得更好。

(作者系媒体人)

• 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伍里川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